本文摘选自《学会感恩》——美国耶鲁大学校长彼得?沙洛维在2014年毕业典礼上的演讲。
亲爱的同事、朋友、家人和毕业生们:
欢迎你们的到来,也很荣幸在这个愉快的周末能与大家一起交流。
多年来,我一直以学校工作人员、院长、副校长这些不同的角色参加毕业典礼,而今天是第一次以校长的身份参加。我一直遵从耶鲁大学的传统,今天我愿意将此延续,这一年,我们在纪念旧典礼的同时迎来了新的毕业典礼。
关于感恩,我们知之甚少
在成年后的大部分时期,我一直在研究人类情感。这是我学术生涯的基础,也是我的爱好。尽管关于情感的学术文献数量庞大且不断增长,但令人们吃惊的是,有关感恩的心理学研究文献却相当匮乏。对感恩进行探究的实验很少甚至没有。就孩子们学习说“谢谢你”而进行研究被认为是古怪而又过时的。
众所周知,我们所有人都有自己的想法。感恩意味着什么?尤其是在这样的一个周末,我们更应该去思考这个问题。在10年前,感恩几乎从未出现在心理学家编制的人类情感手册和百科全书中。忽略对感恩的认真研究并不局限于心理学中,例如,亚里士多德就没有把感恩纳入到他那著名的人类美德列表中。
虽然心理学专家忽略了对感恩的研究,但很多哲学家,从西塞罗到塞内加、阿奎奈、斯宾诺莎、霍布斯、休姆,再到康德,都认识到表达感恩的能力不仅是社交礼貌,也是一种核心竞争力。这些哲学家担忧社会的主流价值观会被不懂感恩的人颠覆,这对于普通大众来说是不公平的,因为在这样一种氛围下,整个社会都会走向衰败和毁灭。
事实上,在心理学研究领域,几乎没有人关注感恩,我们对此都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这可能是因为表达感恩的需求使我们意识到并非所有的事情都在我们的掌控之中,或是习惯于受他人恩惠或依赖他人,使我们意识到自己的命运并不完全由我们自己掌握。
事实上,我们有时很脆弱。已逝的罗伯特·所罗门是我最喜欢的当代情感哲学家之一,他经常说,感恩是一种令人不安的情感,因为它总促使我们“认识到我们没有一个人是完全独立的,都需要他人的帮助”。感恩促使我们反思作为主体担当者的局限性。
尽管一个人的内心可能充满感恩,但有时表达出来后会让人很不自在。即使向神表达感恩也会使我们感到难为情。比如,我最喜欢的一个乡村音乐歌手在获得格莱美奖项时表达对上帝的无限感激之情,以及当大卫·欧提慈在棒球比赛中爆发时,将球打击出芬威右外场后戏剧性地对着空中挥手(如果在言语和情感上冒犯了洋基队的球迷,我在此表示歉意)。
感恩的人更幸福
然而,生活中真正的幸福快乐与社会中真正的兴旺繁荣,完全有能力驳回绝对自力更生的神话谎言。美好的生活可能遥不可及,除非我们能够培养一种开放的心态接受他人的帮助并表示感激。
在准备致词的过程中,我欣喜地发现,经济学家亚当·斯密首次指出了感恩的重要性,而他却是因强调私利是驱动力的言论而闻名的。亚当·斯密清晰而又合乎逻辑地说,正是激情与情感将社会交织在一起。他认为,情感(比如感激之情)使社会变得更美好、更仁慈、更安全。哪个社会心理学家可以说得比这更好?
毫无疑问,当我们心存感恩时,就很难同时感受到妒忌、愤怒、仇恨等负面情感。事实上,那些说他们会表达感激的人——这些人积极回应调查项目,如“我有时会感恩不起眼的小事情”“我感恩很多人”——往往也会在所谓的主观幸福即生活满意度的心理测试上获得高分。
为什么感恩的人更幸福?
与表达感恩不相容的一种个人倾向是社会比较,尤其是与比我们拥有更多的人相比较的潜在倾向。心怀感恩的人很少会妒忌他人。充满感恩的人能更好地应对生活的压力,具有更强的抵抗力。即使在困境中,他们也能发现美好的东西,其他人也会更喜欢他们。更重要的是,人们更愿意帮助那些过去一直感恩他们的人。正如21世纪伟大的哲学家贾斯汀·汀布莱克所说:“凡事皆有因果”。
感恩是社会和谐的关键
心理学家芭芭拉·弗雷德里克森认为,感恩能够拓展人的思维,换句话说,感恩能让人们考虑更广泛、更具创造力的可能性、选择和替代方式。思维的开拓会产生一种个人智能和自我效能感。弗雷德里克森认为,这些情感能培养同情心与助人为乐的精神,并促使人们尝试一系列可能帮助别人的方法而远非简单的互换互惠或一报还一报。
人们观察到,非人类灵长类动物也会做出这种形为,比如当一只黑猩猩与另一只黑猩猩共同分享食物时,得到食物的黑猩猩会把分享食物的黑猩猩搂在怀里。或者,一只猩猩持续给另一只猩猩梳理毛发一两天后,被梳理毛发的猩猩会与给他梳理毛发的猩猩分享食物。
正如这些例子所暗示的,感恩是社会和谐的关键。的确如此,感恩可以增强人们的社会归属感,增强作为好公民的责任,使人们对善意更忠诚。当今社会需要以多种形式将感恩贯穿于各种文化中。对每个人的贡献表达感恩,从而使社会变得更加和谐、团结。公开表达的及其他各种形式的感恩会使人们保持乐观并有共同目标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