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市环保局在其官网首次披露《广州市城市环境总体规划(2014-2030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意见稿》)。《意见稿》将国家、广东省已划定的法定生态保护区及广州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生物多样性保护、水土流失等生态系统重要区,划入生态保护红线,总面积为1067.03平方公里,约占广州市域土地面积的14.4%。那么,在广州市各区中,哪些区被划入生态保护红线的区域最多?新快报记者梳理发现,目前,广州市共有法定生态保护区42个,总面积为398.77平方公里。其中,从化和增城两大郊区分别有13个和12个之多,面积合计365.86平方公里。
生态保护红线区包括两个类型
《意见稿》中提到的广州市生态保护红线区包括两个类型,分别为生态系统重要区和法定生态保护区。而生态系统重要区类型又包括了生态系统重要区、敏感区、脆弱区,总面积为781.77平方公里;法定生态保护区类型中则包括饮用水源一级保护区、市级及以上自然保护区的核心区、省级及以上风景名胜区的核心景区、森林公园的生态保育区、湿地公园的湿地保育区、地质公园的一级保护区,合计42个。
《意见稿》中还提及,要建立生态保护红线管制制度。上述提及的生态保护红线是区域生态安全的底线,要按照“不能越雷池一步”的总体要求,实施严格的生态用地性质管制。《意见稿》将目标设为在2020年以前,出台实施广州市生态保护红线区管理办法。
从化增城花都生态保护区最多
新快报记者注意到,42个法定生态保护区中包括3个自然保护区、26个饮用水源保护区、4个风景名胜区、7个森林公园、1个湿地公园和1个地质公园。按城区划分的话,从化区和增城区分别占13个和12个之多,此外花都区占7个,白云区占6个,番禺区占2个,海珠区和黄埔区各占1个。
根据《意见稿》规定,生态保护红线区内除必要的科学实验、教学研究需要外,禁止城镇建设、工农业生产和矿产资源开发等改变区域生态系统现状的生产经营活动,市政公益性基础设施建设等活动也应符合相关法律法规要求。
至于生态系统重要区,则禁止新建、扩建工业项目,禁止新建露天采矿等生态破坏严重的项目,禁止新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引导人口逐步有序转移,现有工业企业、矿山开发、规模化畜禽养殖要逐步减少规模,逐步退出,推动实现污染物“零排放”,提高生态功能,功能受损区域实施生态恢复。
41个森林公园4年内划入保护区
根据《意见稿》的广州市生态保护红线区划定任务分工,42个法定生态保护区在去年已经完成划定任务。此外,在2020年前,还将新增划定芙蓉嶂白沙田桃花水母及其生态自然保护区等2个自然保护区,白江湖森林公园等41个森林公园进入法定生态保护区,分别由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和林业和园林行政主管部门负责。
《意见稿》规定,市政府各部门根据部门职能,对生态保护红线区内生态用地实施分工管理。根据广州市相关生态用地的管理现状,尚没有明确边界的法定生态保护区,相关行政主管部门要在确定边界后提交纳入生态保护红线区。2020年以前,完成生态系统重要区红线的勘界工作,完成《广东省环境保护规划纲要》涉及的法定生态保护区红线的划定工作,完成其他禁止开发区红线的划定工作。开展全市天然湿地调查工作,制定实施天然湿地保护规划,90%以上天然湿地纳入保护。
不过,近日市环保局公布的另外一份征求意见稿则引发争议。据媒体报道,上周市环保局发布消息称,决定于7月7日就《广州市饮用水源保护区区划调整方案(征求意见稿)》举行听证会。征求意见稿取消流溪河李溪坝以下流域水源功能,有环保人士担心水源保护区的“护身符”被摘取后水质更不受保护,对此广州市水务局和广州市环保局多次进行解释,但有关担忧依然存在。
视点
韩志鹏:红线区未来会增加 划定范围要慎重
广州市政协委员韩志鹏认为,市环保局一方面公布42个生态保护红线区,另一方面又计划取消流溪河下游水源保护区,虽然目前还在征求意见,但这无疑是“自打嘴巴”。
韩志鹏告诉新快报记者,流溪河下游应该保护起来,不能因为受到污染就弃置。河流在保护区里就已经受到了污染,若将下游划出保护区,标准降低,污染会进一步加剧。流溪河是重要的备用水源,万一西江、北江、东江出现问题,流溪河就成了“救命水”来源。他认为,水源保护区也是本次公布的生态保护红线区之一,未来这些生态保护红线区还要增加,但政府部门在划定范围时要慎之又慎。